一转眼,赛特拉品牌70岁了。1951年,当位于乌尔姆的凯斯鲍尔车辆厂下线了第一辆S8型客车,人们以自给自足德语单词“selbsttragend”的缩写Setra来为它命名,以此来证明该车全承载式车身的荣耀。在当年举行的IAA法兰克福车展上,凯斯鲍尔赛特拉展示了首款批量生产的客车,该客车具有承载式车身,后置发动机。
第一款赛特拉客车有助于确保承载式设计原则迅速进入市场,S10是继S8之后的第二款赛特拉车型。它成为真正畅销的产品。该车车身比S8更长,最多可放置10排座椅。
在1959年,第一个赛特拉模块化系统亮相。对于当时的公交车设计来说是全新的。得益于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模块化原理,将当时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,每天可以生产四辆客车。
1967年,从赛特拉10开始转变到100系列,标志着公司客车制造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。100系列的九种型号均有赛特拉第二个模块化系统的众多通用零件制成。100系列客车的外观具有更大的棱角形状,更高的舒适度,更大的乘客车厢和更大的内部净空。
1976年,赛特拉200系列问世,其中包含六种不同车型。第三代的赛特拉汽车在设计线条上给人以经典优雅的印象,美观与实用性兼得。柔和的曲线、平滑的过度和清晰的轮廓符合当时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。200系列车型还为驾驶员和驾驶舱分别提供通风和供暖供暖,其中包括对挡风玻璃进行大量除雾。
1991年是300系列车型问世的一年,经过六年的研发,它在工厂所在地乌尔姆正式上市。新车最引入注目的特征是座舱区域后方独特的提拉线条,以及崭新的一体式后视镜系统,使300系列具有高度辨识度的面孔。可加热的后视镜可从车内进行电动调节,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后方视野。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驾驶舱,其中最重要的单个仪表位于驾驶员的主要视野内。
在300系列旅行客车在欧洲巴士市场上立足的时候,开发人员正在努力向市场推出用于常规城市客运、城间运营和游览的多功能客车。模块化设计原则意味着客运在一个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数种变体,它们配有相同的车身和悬架,但有不同的车身。
当赛特拉将300系列往400系列转换的时候,开始将车辆分为三个系列,分别是TopClass,ComfortClass和MultiClass。2001年,赛特拉推出TopClass 400系列,这预示着旅行客车设计的新突破,可确保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最高标准的旅行。该设计的特点是镀铬的装饰线,称为“ La Linea”。
2004年,ComfortClass 400客车扩大了400系列车系的规模。最后,在2005年9月,MultiClass 400系列的城市公交车正式启动。 400系列总共包括20多个车型。
在历史四年的研发与测试,2012年赛特拉推出ComfortClass 500。在经济效率、质量、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树立豪华客车新的标杆。新的高级旅行客车在风洞中进行了大量测试以降低风阻,优化的空气动力学外观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时隔2年后,2014年赛特拉推出500系列的顶级车型TopClass 500。
目前最新的赛特拉型号,同时也是赛特拉的旗舰,当属2019年推出的S 531 DT双层客车。
对于国人来说,最为熟悉的当属200系与300系,它们都曾是国内高速客运的主力豪华车型,然而曾经的辉煌并未能延续。